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历史 > 宠后日记 > 第135章
  “其二,则是地方的衙门没了税权,当地的城池维护、水利修善等等,这方面的拔款,就需要由朝廷的户部下拔了。”
  “……”
  “等等……”保宁帝耶律贤打断了明珠的话。
  这还是头一回,保宁帝耶律贤在明珠未尽心中之言时,强行插了话。
  “明珠,你可知,废除了徭役与军役,是非常重大的事情。”
  “从古至今,这纳税与服徭役、军役,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保宁帝耶律贤这般讲后,明珠摇摇头,笑道:“三皇五帝时,未必如此。那可是儒家口中的三代之治……”
  这话,明珠说得刁钻。
  “贤哥,我这般做,自然是有原由的。”
  明珠笑道:“户部拔下去的钱,不从户部过手。而是户部批了地方的核算条文,由皇家票号实际拔钱。只是由户部与地方的衙门,一起画押核对。”
  “钱,朝廷给了。”
  “地方上干事情,不能征徭役。自然就得掏钱,由百姓自愿去做事。”
  “藏富于民,盘活整个经济,才是朝廷的要务。”明珠想了想后,怕自己的夫君不太理解她的意思,她说道:“其实,这个开始,是从咱们的铜矿与金矿起,这些钱从衙门流出。到了百姓中,钱埋地里,不会生崽儿……”
  “但是,如果这些钱,用来做实事,就更有益处。”
  “水利好了,粮食有保障。”
  “百姓钱多了,会掏钱买东西。”
  “专卖,朝廷是要收税的。”
  “这税钱,又是增加了朝廷的收入。”
  “这是一个循环……”
  “目前,这一个循环,其实还很脆弱,还需要朝廷多加培养,多加照顾。”明珠说到这儿时,望着夫君,道:“其实,九州商会里,我都已经在着手,加以改组了。”
  “其目的,就是为了这些政策,拉拢了,各多的支持者。”
  “各地的豪门与大商贾,都是我后续九州商会改组时,准备拉拢的对象。”
  明珠表示,她在动手前,总要扔出些肉骨头的。
  拉拢一批,中立一批,打击一批。
  这法子,从古至今以来,皆是好用啊。
  “贤哥,咱们大齐朝廷与地方,若能捏紧了,合成一个有力的拳头。同时,让上层吃肉,中层啃骨头,下面的平民喝点汤。那么,大齐的潜力,会到达一个巅峰……”
  “握贤的拳头,是要打出去的……”
  在夫君的面前,明珠演示了一下,她那捏贤的小拳头。
  “那么,你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保宁帝耶律贤哪会不知道了。
  他的枕边人,做了这么多,这些革新变法之事,一件一件做出来,都是天翻地复的。
  这做了,自然是有奔着去的目标啊。
  “一统天下。”
  四个字,从明珠的嘴里,说出来时,铿锵有力。
  “一统天下?”
  保宁帝耶律贤说了这四字时,眼中有精光射出。
  “那就在政事堂上,议一议吧。”
  这时候,保宁帝耶律贤表示出了他的态度,他是不反对,当然,就是默许了。只是,皇后明珠若要通过了这些革新之法,那么,政事堂这一关,就是明珠的第一个门坎。
  当然,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门坎。
  毕竟,政事堂,是大齐朝廷的中枢。是大齐江山这具好好活着的躯体的脑袋所在。
  第75章
  政事堂, 五位阁老。
  目前的首辅,自然是明珠的亲爹魏国公萧温良。次辅,则是宗人府的新宗人令勤王耶律提。
  至于其它三位阁老, 分别是兼职着吏部尚书的吕国公慕容晃。兼职户部尚书的陈阁老,兼职兵部尚书的武威侯贺举。
  五位阁老,三朝老臣的有魏国公萧温良,宗人令勤王耶律提,以及吕国公慕容晃。这三位,都是开国时传下来的世袭贵爵。
  而陈阁老则是科举出生的进士, 从原来的小小侍郎职位, 一路由保宁帝耶律贤简拔上来的。
  至于武威侯贺举, 这是流爵。是漠西战场中, 立得大功, 由保宁帝耶律贤赏赐,然后, 同样简拔上来担着兵部尚书。
  五位阁老,三个是老资格,两个保宁帝耶律贤简拔出来的人物。
  总之,这是新老杂绘汤。
  九月二十日,大朝会之后。
  帝后二人是在德政殿的御书房里,与五位阁老开了小会。
  早先与夫君商量过的政策,明珠自然不会空口白牙的说一说。她在事后,是细细梳理, 一一写成了十几万字的策论。
  这中间的难处, 这中间的好处, 这中间的应该注意地方?
  可谓是花了明珠的一翻心血。
  如今,她拿出来, 自然是让五位阁老看的。
  有宫人照抄了六份,在这个小小的议事之殿中。帝后二人,五位阁老,正巧着一人一份。明珠看着阁老们,一一翻看了她的策论。
  她本来平静的情绪,突然是微生波澜。
  许久后,长长的策论,五位阁老都一一仔细看了一遍。合上了策论,吕国公慕容晃开口,说道:“这……不知是何人的高见?”
  lt;a href=https:///zuozhe/hua-qing-qing.html title=华卿晴 target=_blankgt;华卿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