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其他类型 > 一姐还是小学鸡 > 第361节
  很可以哦。
  他们用的好,还会再加订单呢。
  等等。
  虞凯突然间脑洞大开:“大姐,医院也应该定岁岁平安贺卡的。送给出院的病人,不是最好的祝福吗?”
  好像有道理哦。
  医院每天都有好多病人出院的,他们要订,一次起码应该订上万张。
  而且他们完全可以被发展为长期客户。
  必须的。
  出去推销岁岁平安花,回收医院干花的推销员得加一个新任务,那就是向医院推销定制贺卡。
  这个思路一打开,他们的业务量简直爆棚了。
  要命要命,照这么下去,大麦花绝对不够卖了。能不能撑过这个夏天都难讲。
  要死了,起码得等到明年五月份,他们才能制作新的大麦花呀。
  到时候摊子铺开来,麦穗花却卖完了,他们该怎么办啊。
  要么说小孩子不是小孩呢,大人起码听风就是雨,搁在他们头上就变成了说风就是雨。
  外人一句没提,他们能先把自己吓死。
  “不行。”杨桃态度坚决,“大姐,我们得想办法弄更多的麦穗花。”
  “那我们派谁去北方收麦子呢?”
  这可不是个简单的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比收花还麻烦。毕竟花收回来可以直接走邮递,可那么多麦子怎么办?
  是不是该那种拖煤车一样,专门承包火车皮呀。
  可火车皮要怎么承包呢?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知识储备。连博览群书记忆超群的海音都不知道答案。
  哎呦。
  如此大的一块巨石悬在头顶,今晚他们都别想睡觉了。
  好烦啊,真的好烦。
  海音试探着问:“大姐,有没有麦子收的比较晚的?前年家里稻子收完了,家公爷爷还出去当稻客了。那代表有地方收麦子要比我们这边晚。”
  兄弟姐妹们眼睛一亮,海音真是他们的聪明蛋。
  现在都九点多钟了,江海潮不好意思跑到人家办公室去打电话,索性拿出手机,顾不得高昂的电话费,直接把电话打回家。
  谢天谢地,好歹杨婆奶先回家了,只不过她没好气,直接把江海潮埋汰到地心底下。
  “这都什么时候啦?马上就夏至,晚稻都种下去了,你还收麦子?”
  江海潮吓得赶紧挂电话。
  弟弟姐妹们面面相觑。
  虞凯直接倒回桌上,后悔死了:“我们应该多收点的。”
  现在再说都晚了。
  最早也得等北方秋天收割小麦了。
  于是问题又折回头,到时候谁去北方收麦子呢?
  虽然小学生们已经去过省城,但对他们来说,北方已经遥远的像另一个世界了。
  他们想迈开步子,都不知道应该先跨哪一只脚。
  怪就怪李磊哥哥太废柴,连贺卡都推销不出去。不然他人在北京上学,起码有北方的同学吧,好歹还能搭上线。
  要不,让夏露姐姐他们问问。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肯定有北方人。
  “应该问农大学生。”江海潮笃定,“农大到农村学生最多。”
  她又摸出了自己的手机,直接打给韩教授,问能不能过完暑假麻烦他的学生从老家带麦子过来。
  今晚如果不打这个电话,他们绝对一夜都别想睡好。
  韩教授倒没觉得大晚上的接电话是一种冒犯,他只奇怪一件事,为什么等过完暑假要麦子?
  想要的话,现在不能要吗?
  “不行,现在麦子已经收了。我们要那种没转黄色的,扬花后期,起码收割前半个月的麦子,那样我们才能用。”
  所以她必须得提前说啊,不然回头忘了迟了那可真是要命呢。
  结果韩教授更奇怪:“那也不用等到秋天啊,冬小麦六七月份收,春小麦七八月份就能收。你现在要收绿油油的小麦也有啊。我跟你们讲,你们也可以从这种小麦的。这个小麦特别高,比人都高,秸秆很长很粗的。你们不搞养殖用不了那么多秸秆也没事,你们不是好多人去拍婚纱照。这个麦子一长出来,好看哦,拍照效果不要太好。”
  小学生们要集体呐喊了。
  真的吗?难道不用等到秋天吗?那实在是太棒了。
  江海潮兴奋地强调:“要要要,我就要这个高个子的麦子。”
  又高又粗小麦刚好做大麦花呀,到时候都不用花架子了,直接摆出来,多有气势呀。
  她狡猾地摆出了条件:“我要先晒干再风干的,运过来以后,嗯,连麦子带秸秆一块儿称重,一斤一块钱。”
  哈哈,这样一来运输的事情就不归她管了,让韩教授自己想办法去。
  而且她敢肯定,韩教授绝对会很狠的心动。
  因为今年的小麦收购价已经出来了,分手导致粮食价格稳中有降,本地小麦一斤收购价还不到七毛。
  反正小麦这种作物的秸秆很占分量的,哪怕是他们本地常见的矮杆小麦,说一斤麦子,搭一斤桔杆已经算少的了,差不多能有一斤二两的样子呢。何况是韩教授说的高杆小麦。
  一亩地的麦子到她手上,估计她起码得掏两千块。
  唉,想想好心痛啊,比她在湖港收小麦贵多了。
  可这是没办法的事啊。
  千金难买早知道。
  早知道的话,她绝对能一口收上一百亩麦子。
  不过真要那样的话,家公爷爷想假装看不到都难了,到时候究竟是揍她呢还是不揍她呢?
  弟弟妹妹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集体哈哈大笑。
  “大姐,要不你挨顿揍吧,起码能省十万块呢。”
  想想看啊,挨顿打就赚十万块。那多的是一堆人打架去抢这个名额呢。
  江海潮哭笑不得,大声催促:“睡觉睡觉!”
  可等闭上眼睛她自己再想这事儿,她惊恐地发现她也会选择挨顿打拉倒算了。
  反正家公爷爷也不会真的动鞭子,最多拿尺子打她手板心呗。
  多大点事。
  那可是10万块呢。
  她一觉睡到天亮,立刻爬起来开始设计给医院的定制贺卡。
  简单点,直接来个红十字,然后再标注上医院的名字,里面写上祝福的话。
  杨桃他们跑去买了早饭过来,看大姐还在埋头画画,急得不行:“大姐,赶紧打电话给陶老师,安排人出去推销啊。礼拜天医院也有人上班的。”
  “不急。”江海潮头都不抬,“我们得先去探探路,不然他们怎么知道该如何去医院推销贺卡。”
  哦,弟弟妹妹们深以为然。三小只更是骄傲地挺高了胸膛。今天二姐和三姐得卖衣服。
  的确只能靠他们这些老前辈出马呀,不然那群新兵蛋子能成什么事儿。
  上次去学校推销贺卡,推销的那叫一个乱七八糟。
  他们都不稀罕说。
  真不是小学生们托大哦。
  他们跑了两家医院,惊讶地发现医院当真大有乾坤。
  他们原本想找的人是院长,但礼拜天放假,一个院长都不在单位。
  后来跟他们敲定收花的护工阿姨好奇了一句,他们为什么要找院长,看病直接找主任不就结了嘛。
  当听说他们是想找院长搞推销,护工阿姨直接拍大腿:“嗐,这点小事找什么院长啊。贺卡而已,我还以为推销什么设备呢。”
  想想也是,这么小的孩子最多给大人跑跑腿,怎么可能当医药代表呢。
  贺卡?那玩意儿值不了几个钱,小孩子小打小闹而已。
  刚多了门挣钱营生的护工阿姨对着金主特别和气,还积极主动帮忙牵线搭桥:“走走走,我带你们去见主任。”
  小学生们不敢相信,江海潮追着问:“这个主任能做医院的主吗?”
  他们去学校推销,找的也是校长啊。班主任根本动不了学校的钱。
  护工阿姨哭笑不得:“要做什么医院的主,主任能做科室的主就行了。哎,庞主任,你这个妹头要给你们泌尿科做定制贺卡了。”
  不知道这话究竟触动了阿姨的哪个笑点,她笑得特别厉害。
  被她称为庞主任的大夫是典型的地中海发型,头顶心锃光瓦亮,比抹了摩丝的头发都晃的人眼睛发花。
  不过他对小孩还是挺和气,甚至愿意停下脚步,看了江海潮简陋的手绘贺卡:“就是这个?”
  江海潮赶紧强调岁岁平安的好兆头,又振振有词:“医生对病人的祝福太有意义了。病人只要看到的都能回想起医生对自己的关怀,把医生的嘱托牢牢记在心里,以后就不会老犯错,把自己的身体折腾坏了。”
  她在书上看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病都是坏习惯造成的。
  看庞主任还在翻看贺卡,她赶紧拿出了一中的贺卡递上去,“你瞧瞧这个,不仅仅是一中,省城各大高校用的也是我们的定制贺卡。对了,其中就包括医科大学。”
  庞主任笑了一声:“还有医科大学啊!”
  “有有有。”
  可惜她是昨晚临时起意来医院推销贺卡的,不然带一张样品过来就更有说服力了。
  不像现在,她只能在纸上画贺卡了。
  虞凯带着弟弟在旁边跃跃欲试,随时准备帮忙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