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其他类型 > 一姐还是小学鸡 > 第360节
  初中生们已经决定,暂且放弃小商品市场,明天他们直接跑市区的步行街,然后再试试市里的批发市场。
  大家凑在一起,呼呼啦啦地吃了一顿砂锅当晚饭兼宵夜,雄赳赳气昂昂地回家去了,准备明天好好干一仗。
  杨桃和虞凯还有三个弟弟今晚也没回县城,反正明天他们还要去大礼堂卖衣服。
  至于今晚怎么安置?
  嗨,简单的很。
  一中有澡堂,哪怕他们都出了一身臭汗也不用愁。
  换洗的衣服?这年头男孩女孩的衣服其实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区别,好多款式和颜色,男生穿没问题,女生穿也可以。
  三个弟弟穿的是海音找出来的t恤衫和沙滩裤。
  杨桃和虞凯套上身的都是大姐的衣服。
  让男子汉伤感的是,大姐的七分裤到他身上已经变成长裤。
  不过晚上睡觉,他们倒不好留在一中。毕竟没有男生进女生宿舍的道理。
  好在他们找了个好去处,那就是卖衣服的大礼堂。
  里面宽敞的很,把桌子拼在一起,就是现成的床,而且还有空调哦。
  周妈妈还从值班室拿了电热蚊香片给他们用,省的晚上他们被蚊子抬走。
  倒不是江海潮舍不得掏几十块钱去旅馆开房间,而是他们都觉得没必要。都已经是六月天,过完端午节了,难不成还怕晚上睡觉会冻到吗?
  其实她也可以选择跟妹妹一道把杨桃带回一中宿舍睡觉。今天舍友们都回家了,宿管阿姨绝对会睁只眼闭只眼。
  但她不放心四个弟弟单独留在这里。
  唉,当大姐的人就是操不完的心。
  好在现下躺在大礼堂里,宽宽长长的,也很舒服呀。
  虞凯信誓旦旦:“我家要盖新楼房的话,就要这种,一层楼就一个房间,要大的,这样才舒坦。”
  三个弟弟哈哈大笑,凯凯哥哥得讨老婆,村里才能给他批宅基地呢。
  凯凯哥哥的老婆是哪个呀?
  可怜虞凯只有两只手,根本捂不住三个臭弟弟,只能咆哮着威胁:“下回再也不带你们出来了。”
  姐妹三人笑死了,还是杨桃够意思,帮忙转移了话题:“大姐,明天我们把剩下的医院都跑掉吧。”
  哈哈,照这个趋势下去,他们在本市起码每天能够回收300束花。花一百多块钱,等改造成干花工艺品后,起码能赚3000。
  海音却反对:“大姐,我们明天应该去省城,省城的医院更多,卖掉的大麦花和收回来的花也更多。”
  杨桃不服气:“我们市的医院还没跑完呢。”
  “没关系。”海音认真道,“我跟大姐可以礼拜一放了学在再跑。明天不去省城的话,那就只能等下个礼拜放假了。”
  这倒是实话。
  连虞凯和三个弟弟都不反对了。
  可江海潮却摇头:“不用,省城那边我准备喊校办厂的人去推销。除了省城之外,咱们省其他市也要去推销。”
  弟弟妹妹们都震惊了,隔了好几秒钟才冒出一句:“那让谁去推销啊?”
  唉,上次推销贺卡的事儿就别说了。20多号人啊,总共就三个人赚到了钱。
  江海潮蹭了蹭下巴,实话实说:“定制贺卡,他们没推销成功,跟市场需求也有关系。咱们不也没做成县医院门口花店的生意嘛。这回再让他们试试吧,说不定能选出有用的呢。”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他们现在生意越做越大,销售人才却太少了,实在不利于拓展市场。
  杨桃突然间担忧:“可是他们跑去推销的话,会不会跟咱们的邮购商打架呀?到时候两边都卖,互相压价怎么办?”
  她还是很喜欢邮购的,那个好省心也好赚钱。
  “大概率应该不会。”海音颇为理智,“我看了邮购商的的联系地址,基本集中在县城。”
  这跟《公主大变身》主要在县级电视台播放有关。
  江海潮点头认同妹妹的看法:“没错,习惯买花送病人的还是城里人。”
  所以,他们这么做,其实是填补了市场空白。
  虞凯脑洞大开:“那我们要不要在各个市都设一个办事处呀。”
  这个词还是他来大礼堂卖衣服以后,听大人们闲聊才学会的。
  好多单位都有在外面的办事处呢,方便在当地开展各项业务。
  他们如果在各个市都收花卖花的话,那有个办事处可方便多了。
  毕竟大麦花可以邮寄,人家花店进一趟货,摆个十天半个月甚至两三个月乃至一年半载都不是事;从医院回收的鲜切花可不行,必须得每天送回湖港镇才好做进一步的加工。
  虞凯越说越觉得自己有道理:“办事处可以在当地就把花给风干了,这样可以直接寄过来,都不用专门派车子送。”
  对对对,这点最重要。
  邮寄费用哪怕不打折,都要比专门派车子便宜。
  重要的是,一天最多也就是三四百束花而已。专门弄个车子,感觉好浪费啊。
  可是这回江海潮却摇头了:“不要搞办事处。搞了让谁去呀?一直得在外面待着呢,总不能天天住旅馆,最起码得租房子,然后还要每天吃喝的开销。”
  如果是初中毕业生们去,他们爸妈肯定不放心。
  如果是换成以前社办厂的老推销员们,那肯定结婚有家有口了。哼哼,在外面呆的时间一长,绝对会出事。
  去年过年的时候,他们在江口不是看到了这种事吗。在家待着的老婆跟人偷情,结果打工回来的老公发现了,把她给砍了。
  大人们都说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就没见过能落着好的。
  她可不想到时候搞出人命案来。
  杨桃皱眉毛:“可如果没办事处的话,谁给我们收花呢。”
  “还是找医院的护工啊,派推销员过去谈好了就行。到时候让他们自己把花风干了,再寄过来。”
  弟弟妹妹们惊呆了,这是什么神操作呀,居然让人家医院的护工干这活。
  人家愿意吗?
  “有什么好不愿意的。”江海潮理直气壮,“能挣钱,他们应该高兴才对,又不用掏本钱的,只是花点时间而已。我问你们,一天花上个把小时,多赚十几二十块钱,你们高不高兴?”
  高兴,当然高兴。
  哪怕他们现在不缺钱(大姐会给他们发工钱的),能多赚钱,难道不开心吗。
  “换成大人也一样的。”江海潮冷静到冷酷,“护工的工资可比医生护士少多了,一个月恐怕都拿不到三百块。如果他们收花的话,每个月平白能赚三四百呢,不心动才怪。”
  这是大实话。
  但是虞凯依然担忧:“他们怎么会相信我们呢?又不是面对面的,当场结账。要是他们以为我们是骗子怎么办?”
  “没关系,他们不怕受骗。”江海潮再度强调,“因为不花本钱。他们从医院拿蔫吧的花,本来就不掏钱。从头到尾,他们花费的只有时间和精力,而且也很有限。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不试试呢?反正没损失呀。”
  “可是寄东西要花钱的。”虞凯想的可详细了。
  但这个问题难不倒当大姐的人,她可是深入研究过的:“到付呀,可以由我们来付邮费。”
  哦,那这么一来的话,人家的确可以大胆一试。
  啊哈,这可太方便了,省了好多事啊。
  “而且——”江海潮信心十足,“他们寄过来的,绝对不仅仅是被丢在医院的花。”
  为什么呢?因为发现原本被丢进垃圾桶的花也可以卖钱了,那他们当然会想办法尽可能多回收。
  比如像校办厂一样,问饭店回收换下来的鲜花。
  再比如说,之前他们想回收但迫于人手不足不得不放弃的婚礼用花。
  说不定连流入千家万户的鲜切花,开败了之后也会到他们手上。毕竟但凡能卖钱的,都会有人收。
  龙龙立刻肯定地附和,没错没错。医院那种装注射器的小塑料袋,因为有人回收,所以工勤阿姨都会拿出去卖。哪怕一大堆才会卖几毛钱。
  何况是一束就能卖几毛钱的花呢。
  他们肯定会想方设法到处去收的。
  大家听得目瞪口呆,照这么下去,他们能回收多少干花呀。会不会都不用等七月份玉米上市,拿一个玉米皮做干花?
  因为干花已经够用了呀。
  不不不,还是需要的。有些花不适合做干花,还是得用叶子和玉米皮以及茭瓜壳做出来的效果好。
  比如他们用叶脉做出来的紫荆花,摆在水晶琉璃灯里,现在就挺受欢迎的。灯光一打,那叫一个流光溢彩呀。放在花市上卖,不少人过来问呢。
  还有批发商要求在里面加上东方明珠,理由是现在歌里面都在唱东方之珠。
  搞得小学生和初中生们都特别无奈,东方明珠电视塔是在上海啊上海,不在香港的啦。
  然而大人就是那么的蛮不讲理,根本不听他们的解释,非得固执己见。
  最后呢,最后当然是小孩子们在万恶的金钱面前没能坚守住节操,真给他做了一千套这样的东方明珠紫荆花。
  管他呢,他们不过是干活的工具人而已。
  咳咳,造出来的干花还是很受欢迎的。
  他们有了干花越多,造出来的干花也越多。
  杨桃突然间笑出声:“大姐,艳艳姐他们肯定要跳脚的。”
  他们这边的岁岁平安花和收干花业务都已经能够扩散到全省,不,是隔壁省也没问题;而路艳艳他们还在跑步行街,可不得气坏了。
  哈哈,到时候两边的业务量一摆出来,真的要吊打哦。
  可那有什么办法呢,商家就这么多呀。哪怕把他们发展成长期客户,那也很有限。
  “谁说的?”江海潮摇头,“他们才刚开始呢,哪怕把全市的商家都跑完了,那还有厂家呢。全市有好多厂,不是那种大厂,大厂他们每年会自己定制挂历和台历。不过大厂也可以试试看,说不定他们也想要特别点的贺卡。反正中小型的厂应该会喜欢给他们量身定制的贺卡,这样他们拿了可以送给客户。”
  还是步行街的顺利行给了大家充足的信心,弟弟妹妹们竟然一个都没反驳她,都认为这招可行。
  如此一想,定制贺卡真的有好多顾客呀。因为全市的小型工厂加在一起起码得好几百甚至上千吧。
  哪怕一家只定一百张,那加在一起也有好几万数十万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