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其他类型 > 一姐还是小学鸡 > 第274节
  李老板和江海潮一左一右,但是把陈老板也一块裹挟到了步行街的管理处。
  管理处的值班领导看到大小三个女老板就头疼,立刻强调:“我们肯定会研究,肯定不会什么都不管的。你们看现在是什么点?起码要等明天我才能汇报领导吧。”
  江海潮直接吐槽:“明天礼拜六呢,到时候双休,等礼拜一了,黄花菜都凉了。”
  “那你说怎么办?”
  “我们又是交管理费,又是交房租,你们管理处不给我们做主,我们找谁做主去?你就是我们的娘家呀。”
  结果在场的大人先是一愣,旋即噗嗤笑出声。
  家公爷爷刚好寻过来,看到这动静还有点莫名其妙。
  管理处的领导哭笑不得:“你个小妹头还娘家呢。赶紧跟你家大人回去吧。”
  江海潮一本正经道:“叔叔,你不觉得电视台很奇怪吗?他们这么做能有什么好处呀,收罚款的是卫生局,难道还能分他们钱不成?除了出口气,他们电视台又能落什么好?我觉得呀,它家根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卯足了心思想搞我们步行街呢。”
  大人们莫名其妙。
  电视台搞步行街干什么?要怎么搞啊?
  他们跟电视台根本没啥关系。哪怕“丽人行”也是要和电视台合作的。
  江海潮跺脚:“这有什么好搞不了的?它看哪个不顺眼,直接盯上搞事不就行了吗?”
  做生意的就跟当官的一样,没小辫子的那是少数。
  管理处的领导来精神了:“那你说说看,他为什么要搞我们呢?搞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
  江海潮眼睛迅速眨巴,突然间灵光一闪:“赞助费!电视台如果办活动或者盖大楼,问我们要赞助,到时候我们给还是不给呢?”
  说起这个税那个费,哪个也比不上神出鬼没的赞助费。
  人家管着你,你敢不掏腰包?步行街上的商户,谁还没交过赞助费呢?
  陈老板和李老板的脸色顿时不好看。
  如果说举办活动要赞助费,他们也捏捏鼻子认了,就当成在活动上打gg了。
  可是赞助他们盖楼,那可真是有点扯了。
  但再仔细想想,似乎人家做这事儿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钱来得太容易的话,人只会更贪婪。
  江海潮加重语气:“我不是危言耸听哦,你们想想看到底有没有这个可能?敢不听他们的话,我们公主日记被整死的例子就摆在面前。今天是我们,明天就轮到其他人了!”
  她还特别机灵地想到了为写作文专门背的一段话,“起初,他们就是纳粹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不说话;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是新教徒,我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在场的大人都震惊了。
  这个妹头可真够可以的。
  江海潮眼睛闪闪发亮地盯着管理处的领导,硬是逼着人家给自己上司打电话,听到保证明天一早领导班子集体过来开会寻找解决方案,她才肯走人。
  陈老板和李老板都松了口气,出门的时候还安慰江海潮:“这下不怕唻,张嘴就是36万,真是穷疯咯。”
  然而江海潮还是觉得不保险,她甩开两条腿,咚咚咚,一家家地跑去拜访各个商户,着重强调一件事:不要以为“公主日记”被罚跟他们没关系。但凡此事开了头,哪家都跑不掉。
  她背了好多遍诗,还跟人解释啥叫纳粹,就是德国的日本鬼子。
  她这样一说,大家就明白了。
  他们这边以前有人经历过屠杀。
  像家公爷爷婆奶奶小的时候,鬼子进村,那真是要命哦。
  有乡里的地主自觉地位超然,好酒好肉的招待日本鬼子。结果家里儿媳妇被强-暴了,宝贝孙子也被刺刀捅死了。那地主自己气的中风,瘫在床上没两年也没命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到最后谁都别想幸免于难。
  鞋店的生意现在不好,老板就站在门口听人闲磕牙。
  听到江海潮跟人讲话,他还落井下石了一句:“哎哟哟,你家也有怕的时候。”
  江海潮直接怼回头:“你以为呢?到时候人家说你卖假鞋,让你拿一堆证明看你怎么办!”
  这下子鞋店老板也笑不出来了。屁个证明啊,像他们这种个体户,都是从大贩子手里分货,你让人家给你提供啥证明啊?大家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刚才听江海潮背诗还笑呵呵的玩具店老板也不笑了,嘴里叨叨着:“这是又开始了,又开始拉我们下刀。”
  论起做生意,整条街经验比他丰富的人真不多。
  他80年代初就开始做买卖了,还在老家开了厂。后来有段时间风声特别紧,为了不被当成走资派抓去坐牢,他把厂子直接交给乡政府了,才出来做生意的。
  现在江海潮说者无心(小学生压根不知道这段历史),但他听者有意呀,标准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于是他掉过头,也去找人讲话了。
  这样的个体户究竟有多少呢?江海潮不清楚,她只知道礼拜六早上,她再跑去管理处找人时,竟然看到了乌泱泱的一大片人头。
  不对呀,步行街的早晨是最安静的,何况今天礼拜六呢。
  管理处领导看到这么多人也吃了一惊,再听大家七嘴八舌说不能由着什么猫三狗四都来欺负人后,他们只好保证:“我们一定去交涉。大家不要多想,现在已经不是80年代了,现在早就明确了,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好了好了,大家伙儿回去吧,我们马上就开会,今天就去卫生局!”
  众人被劝着哄着,三三两两散开。
  好些人都过来找江海潮,主动留了自己的call机号码,叮嘱她:“你们不能人家一逼就松口啊,到时候打电话给我们,我们一块儿去讲。”
  江海潮赶紧点头,连连保证:“没问题,是我们共同的战斗,我们个体户也不是好欺负的!”
  现在的个体户社会地位比10年前高多了,但和捧铁饭碗的人比起来,还是有差别。
  毕竟光有钱算什么呢?政治地位不高,始终体面不起来。
  谁手上有权想搞你,还不是轻而易举的。
  人群散开之后,江海潮知道一时半会得不到消息,先跑回去吃早饭。
  高强已经等得急死了,一见她就追问:“怎么样啊?”
  “还在说呢。”江海潮瞪他,“你怎么到这边来了?不是要去市体校吗?”
  “修庆哥哥去送菜了,一会儿过来接我。”他忧心忡忡,“那我们怎么办啊?如果他们非要罚款呢。”
  江海潮左右看看,压低声音,特别光棍:“怕个屁呀,大不了我们把店铺一转让,直接掉头走人呗。它一个县里的卫生局能管多大的场子?我去市里开店,它还管得了吗?我不要门面,我在市里开几家试衣间,然后我邮寄衣服,看他们的手能不能伸这么长!”
  高强惊呆了,结结巴巴道:“真……真不开了?”
  天呐,她疯了吗?
  服装店的生意这么好,她说不开就不开了!
  江海潮君子坦荡荡:“他们不就是觉得跑不了和尚跑不了庙吗?只要有这家店在,它就永远有办法折腾我们。对不起,我们不玩了。以为离开它的地盘,我们就混不下去了。关门就关门,多大点事!”
  对呀,想开了真是神清气爽,半点烦恼都没有了。
  步行街管理处的人刚好过来想找他们过去问细节,闻声大吃一惊:“不开店了?”
  “是啊!”江海潮特别的高贵冷艳,“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你们这太厉害了,我们惹不起,躲得起!”
  管理处的人一听这动静,感觉大事不妙。
  这就好比重点中学从来不怕尖子生转学,但普通中学走个年级前三,别说班主任了,校领导都能心痛得无法呼吸。
  步行街就是个普通中学呀。
  别看他们现在热闹,比起市里的步行街差远了。
  况且“公主日记”的存在,是普通的尖子生吗?
  除了是纳税缴费的大户之外,这街上起码有一半从市区来的客人,都是她家各种折腾带来的。
  像“丽人行”已经是跟在后面学了,可总是差口气。还干出了前脚人家平安夜送苹果,她家后脚圣诞节再送苹果的事儿。
  搞得懂的人都哭笑不得。
  其他家更别说了,连这个上进心都没有。
  不行,真不能放“公主日记”走。否则人家门一关,去其他地方另起炉灶,说不定又哗啦啦带走一批客人呢。
  步行街的干部赶紧喊住她:“走走走,去我们那边,我们领导说了,今天一定想办法给解决这事儿。”
  第161章
  想出书吗?(捉虫)
  然而江海潮是真的把架子端起来了。
  管理处这边突然间寒冬腊月走起了春风化雨路线,试图在两边说和,各自退让一步。
  她却一口咬定,没卖就是没卖,把36万的罚款换成10万块也不行。最多6000,超过这个数,关门拉倒算了。
  谁晓得这回10万块,下回又找什么理由再来20万呢?
  小老百姓玩不起,不玩了。
  她说到做到,趁着没留下来等待后面的处理结果,直接进城去了。
  这种行为落在步行街管理处眼里,那就是典型的直接去找下家了。
  旁人会不会如此干脆利落很难讲,但这小妹头干出来的话,管理处的人一点都不奇怪。
  当初她家租步行街的商铺不也是这样吗。前脚看了,后脚就定下来,然后二话不说换招牌,直接开始做生意了。
  他们甚至怀疑,明天“公主日记”的招牌就能转移到市区去。
  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江海潮说想开试衣间,是真这么打算的。
  她甚至想好了房子就租一中旁边的,这样她放学和周末的时候,都能过去照应生意。
  哎,跟冯妈妈好好说说,这事儿应该能成。
  他们甚至可以开两家试衣间,对,叫那个工作室,然后两人分别负责。
  不过这回她去市区的主要任务还是推销她的盆栽。
  修庆哥哥可真够意思,不仅送了盆花和盆栽金钱树,连那个做成乌龟形状的花盆也带来了,里面种的是文竹。
  车子嘟嘟嘟开到了目的地。高强已经从体校测试完过来了,看到她第一句就是:“怎么样怎么样?他们同意没有?”
  看他活蹦乱跳的样子,江海潮直摇头,语气却特别洒脱:“不知道,他们爱怎样怎样。要钱肯定没有,我们直接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