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其他类型 > 一姐还是小学鸡 > 第252节
  王佳佳担忧不已:“那我们以后改行专门做帽子吗?”
  帽子的销量是衣服的好几倍,服装店岂不是名副其实?
  高强却眉飞色舞:“做帽子好呀,做帽子也很挣钱的。”
  做生意嘛,卖啥不重要,重点是要挣钱。
  王佳佳朝他翻白眼:“那我们不开服装店了?”
  江海潮摆摆手:“都卖都卖。”
  现在还剩一个市电视台的节目播出效果,如果好的话,两者都可以加订单啊。
  上个礼拜卢爸爸就已经让高强大妈她们把服装厂的机器全都乾坤大挪移了。那就意味着她们可以招更多的人,一块儿赶订单。
  说曹操曹操到。
  店里的电话铃响了。
  江海潮去接电话,打过来的人就是电视台的领导。
  只不过是市台的,而是县电视台的。
  领导气急败坏,一张口就是:“你们怎么能毁约,跑到市台去拍节目?”
  说来这事儿原本县电视台的领导根本不会这么早发现。
  因为县台的《与您相约》节目跟gg一样,可以重复播放。其中的《公主大变身》也是同款待遇。
  主持人小姐姐办了停薪留职手续走了,接手她工作的新主持人是个五大三粗的叔叔。他照惯例拍了一期《与您相约》,直接拿先前的《公主大变身》放在节目里播放,压根没觉得有任何怪异之处。
  可他对节目知之甚少,甚至连领导都搞不清楚节目到底是按什么方式播放的,反正不都是描眉画眼画个化妆嘛。
  但节目的忠实观众却非常敏锐。
  昨天是礼拜六,按照平素的播放规律,应该上一期新节目了,可播放的依然是以前的老节目。
  这就让大家心里直打鼓,怀疑节目事实上停播了。
  等今天市台的节目一放,观众瞬间反应过来,原来不是停播了,而是另攀高枝了。
  有县电视台的忠实观众,认为县台实在自甘堕落。好不容易有档能提上嘴的自制节目,他们竟然不珍惜,为了三两文臭钱,直接卖给了市台。
  当真是烂泥糊不上墙,以后都好不了了。
  值班领导接到热线电话,被骂了个狗血淋头,才晓得悄无声息间,他们已经被人偷了家底。
  要是台里真拿节目卖了钱也就算了,可他们连一个钢蹦都没收到啊,节目就跟别人姓了。
  县台的领导再想找停薪留职的主持人,人家怎么可能搭理他?他连人家的联系方式都没有。
  打电话到市台去,人家直接撅回头。偷什么偷,他们市台是偷了县台的录像带还是怎么了?明明节目是他们自己新手拍出来的,跟县台连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吃了一肚子气的县台领导气急败坏之下,把电话直接打到了“公主日记”服装店里。
  这些人靠县电视台才把生意打开的,竟然一声不吭便琵琶别抱,天底下都没这种便宜事。
  江海潮才懒得跟人掰扯呢。
  要不是县台硬拦着,不许市台播放节目。“公主日记”的知名度早就更上一层楼了,他们的衣服也肯定早就卖遍全省。
  那时候县台没管过服装店的想法,现在让服装店考虑县台的利益?真是上唇接天下唇接地,好大的一张嘴哦!
  她直接怼回头:“不清楚,我们只配合拍节目。我们店里赞助的对象也是主持人姐姐,她怎么安排是她的事,我们又不给她发工资。你们之间有什么你们自己说呀,找我们有什么用?”
  县台领导还想发火,江海潮已经借口:“哎呀,忙死了,您要没别的事,拜拜了哈。”
  她可没撒谎,礼拜天晚上,店里能不忙吗?
  但冯妈妈看了眼墙上的猫头鹰造型闹钟,立刻开口赶人:“走走走,你们赶紧回去吧,不早了。”
  小学生们赶紧拎起书包,去外面准备叫车回湖港镇。
  他们一出店门,便听见“丽人行”里传出了吵架的声音。
  又来了又来了,大家连看热闹都懒得看了。一天来两出重复的剧情,哪怕是电视剧都懒得看了。
  江海潮却噔噔噔跑到人家店门口。吓得冯雪他们赶紧跟上,这家伙真是的,难道不晓得他们和“丽人行”究竟是什么关系吗?
  凑这么近,也不怕被人趁机揍一顿。
  可小伙伴们嘴上说不想看热闹,实际上瞧见了还是脖子伸的老长。
  这回吵架的双方依旧年龄分明,吵架的理由也大同小异,就是虽然没打,可双方骂战的功力比中午那出更上一层楼,都是高手。
  “丽人行”老板在旁边试图相劝,劝到后来她也疲了,叉着手站旁边,索性由着她们对骂下去。
  周围人看热闹不嫌事大,还调侃老板:“没事没事,老板,吵吵更热闹,你看人气多旺啊。”
  老板简直要跳脚,旺个鬼的旺,汪汪汪嚒。
  妈的,真是没完没了了!
  江海潮嘀咕了句:“多大点事儿啊,好解决的很。”
  冯雪和卢艳艳再度发功,赶紧要捂着她的嘴跑。
  然而“丽人行”的老板耳朵多尖啊,她病急乱投医,一把抓住江海潮的胳膊:“妹头,你跟阿姨说说看,要怎么解决?”
  小学生们赶紧抢回他们的老大。开什么玩笑,大家在战场上两军对垒,哪有让敌军给你支招的道理。
  然而人家老板放大招了,直接撂下话:“妹头,你要解决了这事儿,阿姨给你钱!”
  哎——小伙伴们不由自主地松开手。
  谈到钱,这个问题就可以好好聊聊了。
  第150章
  不要脸的学人精
  关键时刻,还是两位少先队的大队委冯雪和卢艳艳展现出了高超的觉悟,用力又拽了把江海潮。
  怎么能用钱来衡量问题呢?
  叛徒!上战场的都像你们这样,那完蛋了,打都不用打。
  就是。
  卢艳艳好奇了一句:“你打算出多少钱啊?”
  然后愤怒的冯雪就把她给拽回头了,你个头号大叛徒!
  江海潮龇牙咧嘴地摆手:“哎哎哎,别拉我。我不要钱。”
  大家惊呆了,连送他们出来的小伟哥哥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糊弄鬼呢,你个妹头,你啥时候转性了?分明钻进钱眼里去了。
  “丽人行”的老板却管不了这些,立刻跟抓救命稻草似的扒住江海潮不放:“妹头,你说,那你想要什么?”
  江海潮眼睛珠子转转,表现得特别高风亮节:“阿姨,玩先说说我的办法。你要觉得能用,你再看怎么感谢我,成不?”
  围观的人连那边的吵架都顾不上看了,好些扭过头兴致勃勃地盯着两家服装店的老板(小老板也是老板)瞧。
  妹头口气不小啊,说说看,到底是个什么招儿。
  江海潮左右看看,把“丽人行”的老板拉到旁边,压低声音道:“阿姨,简单的很,现在你们最主要的客人是哪部分?最主要的矛盾是什么?抓大放小,不要什么都抓在手里。”
  老板回不过神,她家店里最主要的客人当然是妈妈辈们了。
  跟这小妹头讲的一样,有免费的保暖内衣送着,免费化妆勾着,好多三四十岁的客人都上她家来买衣服呢。
  嘿,女人哪有不爱美的呢。
  至于矛盾,不就是十八九的小妹头跟这些妈妈们因为化妆的事吵架嚒。真是吵得她头都大了。
  抓大放小又是个什么意思?哪个是大,哪个又是小?
  江海潮怀疑老板是在装糊涂。哪头大哪头小还看不出来吗?最给你挣钱的就是大的。当你没办法解决大的和小的之间的矛盾时,直接舍掉小的不就结了。
  老板傻眼:“那我还能把上门的客人赶走不成?”
  江海潮彻底无语了。做生意的不能赶客人,但筛选客人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好比开饭店的,你道道菜都放辣椒,你还怕不吃辣的客人上门嚒。
  到了服装店这里,你摆出来的衣服全是成熟款的,小姐姐过门不入了。
  如此一来,把彼此隔开,还上哪儿吵架去。
  老板还在犹豫不决。做生意的,哪个舍得把客人推出门去?推一个就是少挣一份钱。
  江海潮不得不再强调一句:“可要是一家店里专门做辣菜,喜欢吃辣的人闭着眼睛选都不怕找不到喜欢的,它家吸引来的吃辣的客人不就更多了嚒。”
  这个道理她刚盘店开“公主日记”时还不懂,后来跟来店里消费的小姐姐们打交道的次数多了,感受就越来越深刻。
  甚至有小姐姐原本没有买衣服的计划,单纯喜欢“公主日记”里全是同龄人都有一颗爱美的心的氛围,只要有空就会来步行街的店里逛逛。
  而逛街这种事,向来是逛多了就动手的。
  “反正招儿我给您支了,用不用您自个儿考虑。”江海潮急着回家,没空跟“丽人行”的老板多墨迹。
  老板没说用不用,却开口问:“那你要多少钱啊?”
  她刚才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了要花钱买招。哪怕人家讲不要钱,她一个大人也不好明目张胆地占小孩子便宜吧,她可丢不起这个脸。
  江海潮摇头:“我说了不要钱,阿姨你挣钱也不容易的。你要是真觉得我这办法好,怕少了一部分衣服店里空着难看的话,我这边倒有衣服适合你家。”
  老板听到这儿才恍然大悟,搞了半天,这妹头的心思不是一把头买卖,而是细水长流啊。
  都是在一条街上讨饭吃的人,她自然不可能不知道这小妹头家里人搞服装批发的,手上的货源很不赖哩。
  夏天那会儿鞋店生意为什么火爆成那样,一半冲着买鞋送衣服,另一半就是冲着白送的衣服质量款式都不孬来的。
  要不是鞋店那老小子自己作死,因小失大断了财路。她家“丽人行”也未必能有起色。
  她说这话可真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啊。她家衣服是比“公主日记”便宜,可人家买鞋送衣服不是更划算嚒。
  正是因为鞋店的衣服不行了,成了抹布。空出来的市场才叫“丽人行”分了块蛋糕。
  江海潮没耐心等老板再纠结,直接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小伙伴们都耳朵都要竖成兔耳朵了,好不容易把她拽回头,个个都惊奇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