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其他类型 > 一姐还是小学鸡 > 第234节
  由她出手,再找几个会化妆的姐姐,立刻就能撑起一片天。
  可这念头光是想想,大家就毛骨悚然。
  让老大不上学去卖衣服?哪怕她卖出一个亿,他们也会被大人打成一张纸。
  江海潮哆嗦了一下,直接pass掉这个选项。
  她可是少先队的大队长,怎么能不以身作则,还想着逃学呢。
  不行不行,必须得另辟蹊径。
  可是这羽绒服只适合放在“公主日记”里卖呀。拿到市区内销和摆去鞋店分销都不行。
  这这这,精准销售范围的弊端就是如此的赤.裸.裸。
  周伟看大家愁眉苦脸的,连饭都吃不香,忍不住冒出一句:“非得卖羽绒服吗?今年暂时不卖好了,等以后再说。”
  他没好意思说出口,少挣点钱又不是不挣钱。“公主日记”已经很挣钱了。
  大家没吭声,只默默地将目光挪到江海潮脸上。
  有多大肚子吃多少饭,他们的确消化不掉一款500件羽绒服,总不能硬吞吧。
  他们可都听爸妈说过生产队时候的事。那时候难得吃大米白面,有小伙子趁着过年时生产队聚在一起吃年饭,以打赌的名义比赛吃白面馒头。结果好家伙,有人真撑出毛病来了。
  江海潮却摇头,固执己见:“还是得上。”
  她放下筷子,竖手指头给大家看,“不仅仅是羽绒服,我们自己能做的太少了。比方说线衫,比方说毛衣,我们都做不了。”
  上次妈妈寄过来的一款毛衣连衣裙是真好看,总共40来件,用了不到一个礼拜就卖得一干二净。
  有位姐姐第一次来时身上钱没带够,等下个礼拜天再来时哪里还见那衣服的影子,懊恼得不行。
  她见状,按照毛衣连衣裙的款,改成呢子面料,依葫芦画瓢。结果做出来的100件连衣裙,怎么也不复毛衣款的荣光,大家一致认为那个就适合毛衣做。
  “以后咱们做的款会越来越多,用到的料子也越来越多。”江海潮满脸严肃,“总不能一直只要我们做不了的就跳过去不卖,那以后公主日记能卖的衣服会越来越少。”
  本来选择就已经非常局限了,不能再堵自己的路啊。
  众人面面相觑,开始一个个的戳米饭。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店里卖不掉就是卖不掉啊,他们能有什么办法呢?
  江海潮不想放弃,那就从源头找解决办法:“你们想想看,到底怎样才能提高店里的速度?”
  数学课上大家都学过,速度乘以时间等于距离。
  只要衣服卖得快,那肯定就能卖得多。
  大家仔细想想,发现最花时间的还是在化妆和做头发上。相形之下,给顾客挑衣服反而简单,因为客人试穿衣服花费的时间更多,他们可以同时服务好几位客人。
  虞凯脑洞大开:“要不把卷发棒什么的摆出来,让他她们自己打扮吧。”
  他以前跟他爸出去卖鱼的时候,见过一家面馆的老板只管下面条,小料全摆在桌上,客人想要什么口味全自己调。结果这家的生意比旁处都好。
  小伙伴们集体摇头,连海军都知道,如果那些姐姐会自己打扮的话,也不用特地跑到“公主日记”等着冯妈妈给化妆了。
  杨桃趁机嘲笑了一回虞凯:“你以为化妆品是菌菇酱啊,人家恨不得挖的越多越好。”
  那家面馆,虞凯以前也跟他们讲过,说他家的面就一般,但他家自己做的菌菇酱特别好吃。
  每次虞凯和他爸过去,都会多舀一勺菌菇酱拌面吃。
  虞凯被她笑得脸通红,反唇相讥:“那你倒是出个招啊。”
  杨桃正想朝他翻白眼呢,大姐却突然间重复了一句:“菌菇酱。”
  咋了?大家莫名其妙。
  今天他们吃的是辣椒炒卤猪皮,配青菜烧油豆果,绝对不算没味道,非得加酱啊。
  江海潮扭头问冯雪:“粉底液和遮瑕膏卖的怎么样啊?”
  她说让冯妈妈在店里搭着卖化妆品,就真没管过这个事儿了。她完全不抽成,自然也不会管这部分的账。
  冯雪立刻警觉:“你问这个干嘛?说好的,那都归我妈。”
  化妆品是他爸和他爸的同行从外面带回来的,所有的东西都是物离乡贵,何况是从国外带回来的,利润相当惊人呢。
  江海潮毫不掩饰嫌弃脸:“我说话算话,绝对不会动的。我是想店里买几个最受欢迎的化妆品,然后放着,让顾客自由选择到底是找我们帮忙化妆还是自己直接上手。”
  小伙伴们都迷糊了。
  不对呀,“公主日记”吸引的顾客不主要是想变漂亮,但不知道该如何变漂亮的姐姐吗?
  里面要是有会自己打扮的姐姐,干嘛还要服装店的人帮忙啊?
  卢艳艳第一个反应过来:“因为有便宜不占是傻瓜!”
  她明白了。
  到“公主日记”买衣服的不仅仅是不会自己打扮的,还有不少人会拾掇自己。她们之所以没有买完衣服就走人,而是等着做完造型,最主要的原因除了不自信自己的手艺之外,更多的是不蹭个造型实在太亏了。
  想明白这一点,卢艳艳的思路便完全打开了:“上好的进口的化妆品可以由着自己用,本身就很占便宜了。有手艺,但不晓得该化成什么样子最合适的,冯雪,你妈给建议就行了。”
  哇,这样一来就好像帮忙挑衣服,挑好了之后试穿的过程全部由顾客自己进行,一下子省了好多人手。
  冯雪忍不住运气,她怎么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明明卖化妆品是她妈妈的生意,结果来这一招,又给卖衣服挣钱了。
  她狐疑地瞪着江海潮,语带威胁:“你老实交代,你是不是一早就想到这儿了?”
  太可怕了,这哪里是浑身上下800个心眼子?8000个都未必够。
  江海潮矢口否认:“你当我神仙啊,我哪想那么多。”
  她要真这么深谋远虑的话,她也不至于愁得上午最后一堂体育课,乒乓球也打得心不在焉。
  卢艳艳帮她说话:“就是,再说了,冯雪,让人家自己试用化妆品的话,说不定化妆品会卖得更好呢。”
  高强拼命点头。
  这点他绝对赞同。
  上个礼拜六搞篝火晚会,他看城里人买烤肉特别有意思。他们好多人非要蹲在炉子旁自己上手烤。但凡他们烤的,不管烤成什么样,都会买走。
  其他人听糊涂了,这两桩好像不是一回事吧。
  但江海潮已经接过他的话锋:“没错,她们用的顺手,肯定就会愿意买了。”
  冯雪叫说服了,心里舒坦不少,又真情实感的开始担忧:“要是她们一心想占便宜,跟三仙姑一样,恨不得往脸上抹两斤粉怎么办?只要走出门,丢的可是公主日记的脸!”
  江海潮想了想,还是决定放手:“没事儿,如果他们自己画出来的太离谱,你妈可以帮忙改妆。”
  冯雪拿出了大队委兼学习委员的韧性,相当较真:“人家要不肯呢?非得固执己见呢?”
  小伙伴们跟着点头。没错,顾客是上帝哦,上帝可不听你的。
  江海潮咽下最后一口辣椒炒卤猪皮。这菜真是从夏天吃到冬天都好下饭。
  她放下筷子,颇为自信:“不会的,进我们店买衣服的,就没这种人。”
  因为“公主日记”衣服卖的贵呀。爱占小便宜的人根本不会进去掏腰包,自然也不至于非得一张脸抹掉一瓶粉底液。
  她可以自豪地说一声,进他们服装店的,都是对生活有美好追求的人。
  这样的人,更加容易听进去别人真诚的建议。
  冯雪勉为其难地接受了,又开始说第二桩事儿:“那头发呢?做发型很花时间的,比化妆还费事。”
  这个大家倒是有办法。
  杨桃信心十足:“大姐画了好多发型的示意图,把它们都印出来。阿姨定好哪种发型之后,她们朋友就能帮她们把头发给弄起来。”
  来买衣服的姐姐,都是成群结伴的呢。
  可惜冯雪又摇头了,一针见血地点出来:“那完蛋了,10个卷发棒估计都不够用。让她们自己来的话,10个起码有9个都会卷头发。”
  理发店烫个头多贵呀,稍微像样一点的店,开口都是上百。
  而且大部分顾客真觉得卷发好看又洋气,特别喜欢做卷发。
  她每次在店里帮忙时,都觉得卷发棒比人还辛苦。
  关键点在于,卷发很耗时间,而且真的不是谁都适合卷发呀。
  这回没人反驳她了,连江海潮都认为她说的很有道理。
  那头发的问题要怎么解决呢?
  一群人围坐在一起冥思苦想,那边轮到做值日的学生实在等不及,大着胆子跑过来问大队长:“你们吃完了吗?吃完了,我们要打扫卫生了。”
  早点收拾完了,他们还能站着老校区这边的乒乓球台好好打会儿球呢。
  别看新校区那边台子多,人也多呀,真比不上这边好抢。
  江海潮这才回过神,赶紧起身:“好了好了,我们吃完了。”
  没喝完汤的也赶紧咽了汤。
  现在天冷,光靠自来水根本洗不干净碗筷。大家端起空盆,出教室去冯雪家清洗。她家水龙头流出来水都是热的呢。
  结果一出教室门,所有人都先侧头。好大一股风,吹得人乱七八糟的。
  旁边跟着他们一块走出教室的一个女生哈哈大笑:“让你不要这么披头发吧,看,吹成啥样了?”
  被她嘲笑的同伴吐吃了一嘴头发,呸呸呸吐个不停:“风停了就好了。”
  可笑她同学不给她脸:“冬天哪有不起风的?北风吹,那个雪花飘,才是冬天呢。”
  江海潮扭头朝她俩的方向看。
  两个五年级的学妹立刻跟犯了错一样,赶紧贴着墙根咚咚咚跑了。
  要说冯妈妈最忠实的拥趸是谁?湖港镇中心小学的女生绝对能排前10。
  旁人只能从电视上感受,她们却天天能看到冯雪的打扮。
  哪怕大队长在学校地位超然,可大家还是一致认为他们学校最洋气的当属大队委冯雪。
  现在,她妈妈都教怎么打扮了。大家自然对着电视机有样学样。
  这两个五年级的女生都是学的冯妈妈的手法。只不过一个把头发都编了起来,另一个做的是改良过的半公主头,所以禁不住风吹。
  杨桃感叹:“幸亏她俩没卷头发,不然更加吹的不像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