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其他类型 > 一姐还是小学鸡 > 第223节
  周围好多人都笑了。
  还有人善意地开玩笑:“要不是我们看了全场,我们也以为大变活人了。”
  难怪说化妆品是女人的第二张脸,是女人上战场前要穿的铠甲。
  这样浓墨重彩的一张脸,简直好像明星一样。
  结果大家笑得开心,小姐姐却眼睛红了,伤感起来:“现在变好看有什么用,他又看不到,他也不想看了。”
  冯雪努力忍着,不让自己朝天花板翻白眼。
  真没出息,变好看是为了让自己开心啊。别人看不看到,想不想看?关她屁事。
  小学生显然理解不了姐姐们的伤感。
  旁边好几个小姐姐倒是跟她共情了,唏嘘不已。
  还有人说她:“便宜没好货。丽人行真厉害的话,明明比公主日记开的早,怎么也没做出样子来?你看吧,不能贪小便宜,不然吃亏的还是自己。”
  于是姐姐的眼睛红得更厉害了。
  江海潮生怕她又“哇”的哭出来,毁了自己好不容易化好的妆。
  她赶紧喊停,“哎——别哭,别哭,想让他看到还不简单嚒。小意思,只要你配合,我保证他能看到你究竟有多好看,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干嘛要亲自到现场看啊,直接从电视上看不就结了。
  冯妈妈每个礼拜都要给县电视台拍帮人美容美发的gg宣传片呢。
  这小姐姐不就是现成的模特嚒。
  第136章
  这是助攻啊
  隔了一天,江海潮和她的小伙伴们写完作业,吃过晚饭,又学习了三刻钟,便在电视上看到了焕然一新的小姐姐。
  电视台现在精益求精,十分讲究节目效果。
  片子一开始就是两种强烈对比,先变身前灰头土脸的素面朝天模样,镜头一换,就成了变身后光彩照人的精致优雅形象。
  仿佛变魔术一样,不由得电视机前的人不生出好奇心,迫不及待地想看这乾坤大挪移究竟是怎样造成的。
  江海潮叹气,万分感慨:“这姐姐真是天生的上镜脸啊。”
  她以前在杂志上看说有的演员日常生活中瘦瘦小小灰扑扑的不起眼,但只要一上妆往镜头前一站,立刻所有的光都会被他(她)吸走。
  她原本认为这是在胡说八道。摄像机又不是画笔,后者想怎么调整就怎么调整,前者只能如实记录啊。
  但看这姐姐她就明白了,真这样。
  前前后后冯妈妈录了好几期节目了,也找过好几位模特儿。有勇气上电视亮相的人,起码自认长得不错。
  可她们没有一个变身后的效果,有今天这位小姐姐如此显著。
  冯雪得意洋洋:“都是我妈厉害。嗐,真是的,应该把她在丽人行里的样子也拍下来,叫大家看看什么叫做诲人不倦,什么又叫力挽狂澜,点石成金。”
  杀人诛心啊,他们要真这么来的话,“丽人行”这老板估计会直接一把火烧了“公主日记”,谁也别想活。
  卢艳艳叹气,十分看不上眼的模样:“它家也太弱了。”
  真的,他们啥都没干呢。人家就忙不迭地把刀递到了他们手上。兢兢业业送人头,搞得他们不顺手捅一刀,都对不起人家的深情厚谊。
  谁能想象?那小姐姐是“丽人行”主动推到“公主日记”的呀。
  换成他们,无论如何都要想方设法先把人安抚住再说啊。
  海军嘿嘿笑出声,唱起歌来:“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哥哥姐姐们面面相觑,旋即噗噗噗地笑出声。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自行车胎漏气了呢。
  哈哈哈,还真是啊。
  虞凯笑完了,开始担忧:“要是她家能找到特别厉害的化妆师和理发师呢?就像冯雪妈妈一样。”
  世界这么大,能耐人可多了。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不代表三五个月也找不着。
  以前瞧着找不到这种人,是因为谁也没把会打扮当成个能安身立命的吃饭手艺。
  毕竟讲究打扮,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好吃懒做,相当于骂人的话了。
  人家做媒的夸姑娘,都说这姑娘朴实,会过日子,不好打扮。
  现在晓得会打扮也是本事了。有绝活的人也没必要再藏着掖着,不就能冒出头的吗?
  到时候“丽人行”有了厉害角色加持,好比《奥特曼》里的怪兽大展神威,他们又到哪儿去找奥特星球求外援帮助呢?
  原本乐呵呵的小伙伴们集体紧张起来。是啊,买衣服送造型是他们的大杀器。要是人家抄书的水平提高了,那“公主日记”可真是危险危险。
  江海潮晃了晃脖子,半点看不出来着急的样子,胸有成竹道:“没事,她家一开始就做错了。就算有厉害的人给客人做造型,效果也好不到哪儿去。”
  为什么呢?
  抄作业是讲条件的呀,不是什么情况下都能生搬硬套地抄。
  比方说“丽人行”吧,她家卖的的确是女装,理论角度上来讲非常贴近“公主日记”的情况。
  但问题在于女装也分很多种类。
  从衣服风格上来讲,最起码就有运动风、工作套装风、公主淑女风等等的区别。
  从衣服面对的销售人群来讲,顾客又分为少女、青年女子、中年女子、老年女子。(童装是单独的种类,不在他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公主日记”的定位很准,就是大少女淑女公主风。
  可是“丽人行”不一样。它更接近于江海潮他们摆地摊时的状况,主打一个包罗万象,只是把童装和男装剔除掉了而已。
  这也是现在大部分服装店普遍的做法。
  于是,买衣服送造型对“丽人行”来说,并非白骨生肉的灵丹妙药,更多的来说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高强听她分析到这儿,满头雾水,忍不住发问:“为什么?”
  卢艳艳也有些糊涂,下意识地扭头看冯雪,傍晚时她跟江海潮一块去的服装店,总归有点独门消息吧。
  冯雪朝她翻白眼,这还需要什么独门消息?江海潮都把答案给报出来了。
  不合适,“丽人行”里卖的大部分衣服都不合适专门送造型。
  比方说运动装吧。
  人家穿的本来就是去运动的,收拾的清爽利落就好。你特地给人画个大妆,然后又是夹子又是发卡又是卷又是烫帮人做好了头发。人家上场以后还要不要跳要不要蹦。不跳不蹦怎么运动?跳了蹦了,脸上的妆完了不说,头发估计也要疯了吧。
  男生们这才恍然大悟。
  不过王佳佳有印象:“她家的运动装也不多啊。总体算下来,影响应该不大。”
  江海潮摇头:“其他衣服也不行,好多都是比较成熟的,不是姐姐穿的,而是阿姨穿的。阿姨哪里需要店里送她造型?直接给她打折才是她最喜欢的。”
  “不对呀。”高强第一个反对,伸手指着电视上的冯妈妈,“阿姨不也化妆不也打扮吗?怎么就没需要了?”
  阿姨打扮的多成功呀。好多来店里买衣服的姐姐都说,要是以后也能像阿姨一样,真是笑都笑死了。
  江海潮直摇头,叹了口气:“你觉得冯雪妈妈这样的需要店里给她打扮吗?她自己就直接上手了。”
  高强较真道:“可总有人不会打扮吧?不是你们说的吗?很多人想变美,不得其门而入。”
  江海潮还是摇头,叹气声更大了:“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条件啊。”
  她掰着手指头示意,“想变美分很多情况的。
  想干就干,动手能力也强的,最多只要别人指导一下,就能自己上手了,压根不需要外人帮助。
  有心无力,自己想上手,能力不足,必须得找别人帮忙,也许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慢慢掌握技术,最后自给自足。
  有心没胆,想变好看,但是因为从小接受的教育等等原因,不敢主动明明白白要求变美的,就得需要外界推一把,鼓励她去变美。
  有心没胆,外界也不支持,没人推她,只能偷偷羡慕,但无论如何都迈不出那一步。
  还有一种,是真的认为想好看是不务正业,不是正经人干的事儿,所以压根没这个心。”
  她拿右手点了点左手竖起的第二和第三根手指头,“我们店里做的生意,主要面对的就是这两种客人。”
  虞凯在旁边疑惑。
  一、二、三、五这四种情况他都能理解,为什么会有第四种呢?
  人家想变好看了,也没碍着别人的事儿,为什么外界要拦着她呢?
  江海潮又叹了口气,说到这个话题,她叹气的次数是真的有点多啊。
  “因为不是所有女人都被允许把精力全部或者是主要放在自己身上啊。”
  她以前在书上看过一段对日本女人的描述。
  说日本社会对未婚女性特别宽容,年轻姑娘怎么疯都无所谓。但只要她们结婚了,她们就要变成套子里的人,要严格遵守社会给她们的另一套规则。
  简单点讲,进入婚姻之后,她们的生活重心关注重点发生了变化,从自己变成了丈夫和孩子。
  当时看书她是抱着猎奇的心态,只觉得好玩。
  但礼拜天在“丽人行”里看到尝鲜化妆的顾客时,她突然间想到了这个故事,感觉便非常微妙。
  那就是,为什么只有小姐姐们在享受化妆享受做头发,而没有一个年龄稍微大一点点的顾客?
  之前在“公主日记”里,她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他们的顾客就是正在肆意享受青春的小姐姐呀。不存在那种情况。
  可是“丽人行”里,明明有不少适合30岁+的衣服,这些顾客却神奇地从化妆镜前消失了。
  在场的男生们听得越发云里雾里,三个小的完全不知所云,三个大的则面面相觑。
  最后高强又拿冯雪的妈妈说事:“阿姨每天都化妆啊,每天都打扮得漂漂亮亮,也没什么呀。”
  江海潮示意冯雪:“你告诉他,到底有没有什么?”
  肯定有什么呀。
  冯雪白了眼高强,这家伙晓得什么呀。
  因为她妈好打扮,在湖港镇,可没少听过风言风语。
  什么不正经啊,什么不是过日子的人啊,一把年纪还妖里妖气的,不晓得想干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