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其他类型 > 一姐还是小学鸡 > 第125节
  修远大大一直夸她:“你个妹头脑袋瓜子真是好使。”
  婆奶奶照旧得在人前找她的缺点:“她考数学怎么考不过海音啊,就是把精神头都放在这些事情上了。”
  话虽如此说,她还是心疼小孩的,不停地喊他们歇一歇,别一直楼上楼下的跑。大热的天,哪个吃得消?
  婆奶奶甚至还在小区的小卖部给他们买了雪糕,5毛钱一根的那种,好奢侈的。
  一上午的西瓜卖下来,比昨天他们在另一个小区门口卖的快多了。
  修远大大看了眼时间,跟家公爷爷打招呼:“老叔,你们先吃饭去吧,我去工地那边把这些瓜卖了。”
  江海潮奇怪:“大大,为什么要去工地卖呀?”
  修远大大对小孩耐心十足:“你看,这个瓜甜皮薄,瓜就容易裂开。只要开了口子,就不好卖了。”
  刚才有人要买半个瓜时,他们已经尽量把中间裂开的瓜给卖掉了。只是有些瓜裂的实在太厉害,位置也不对,只能去工地低价处理。
  杨桃好奇:“那为什么不在小区里便宜卖呢?”
  修远大大哈哈大笑:“我的妈呀,我可不想跟他们讨价还价。”
  老头可能还好点,老太太一个个真的是蚊子飞过去都要从腿上挑块肉。越是处理的东西,她们压价越厉害。
  “我告诉你们吧,去工地上面最快。没人跟我讨价还价。”
  江海潮想想,觉得可以理解。老话不是说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吗。像他们家是婆奶奶管钱,婆奶奶掏钱就特别不容易。
  工地上基本都是男的,他们累了一上午,中午吃过饭弄个瓜吃吃,正合适。
  而且工地上的人不太讲究,瓜裂了口子,反正便宜,他们大部分不会抓住这点喋喋不休。
  虞凯听到大姐的解释,拼命点头:“对对对,就是这样。”
  他给家里卖鱼的时候就发现这点了。他最怕的就是抓了一条鱼反反复复看,横挑鼻子竖挑眼,最后又要打折又要抹零头的大姨大妈。做他们的生意,太麻烦了。
  江海潮好奇地问大人:“裂口子的瓜卖多少钱啊?”
  “1毛5,实在不行就卖1毛。”
  姐弟几个瞪大眼睛,感觉有点亏呀。本来卖两毛一斤的话直接卖一毛了,那真是腰斩的价格。
  家公爷爷忙着把裂口瓜挑出来,应了一句:“不卖了,摆坏呀。瓜一开口,很快就会馊的。到明儿就只能喂猪了。”
  江海潮想了想:“爷爷,你留两个裂的最厉害的瓜下来。”
  “干什么,你们不吃饭了又要吃瓜?”
  江海潮头摇成拨浪鼓:“我们去卖,我们把它卖掉。”
  这下不仅大人皱眉头,连杨桃和虞凯都接不上趟,估计只有海音过来才能猜出点大姐的心思吧。
  江海潮得意地眨眼睛:“你们就等着瞧吧。”
  中午饭他们是在小区门口的小饭馆吃的。里面卖盖浇饭也卖炒面,不加肉的都是一块钱。
  弟弟妹妹们都好奇大姐究竟在卖什么关子,连超超都没要求吃肉,扒着一碗青菜鸡蛋炒面吃的喷香。
  待大家吃饱肚子,江海潮一抹嘴巴,跑去找老板,要塑料碗。
  “你看我们这么多人吃饭呢,你多给我们几个塑料碗唻。”
  老板大方地一挥手:“行哎,你要几个?”
  “50个吧。”
  老板直接摆手:“不行不行,哪有这样的?最多给你10个不得了了。我又不是卖碗的。”
  “那你卖给我们呗。”
  最后老板要了一块钱,卖了他们50个透明塑料碗。其实他还建议直接给他们30个免费的泡沫饭盒,却被江海潮拒绝掉了。
  理由是不好看。
  她兴冲冲地跑回去切瓜,切成小块装在里,把两个瓜都切掉了。
  婆奶奶看的赶紧拦住:“行了行了啊,你这给人免费吃的都比卖的多了。”
  江海潮一本正经:“这些是要卖的。”
  她又带上弟弟妹妹们,一家一家的跑楼。这回跑的对象是试吃过但最后没去买瓜的小孩。
  江海潮对着人家满脸真诚:“一毛钱你有吧?这一碗只要一毛钱。我看你还是蛮喜欢吃这个瓜的。”
  两毛钱才能买一根绿豆冰棍,化成水分量还比不上一塑料碗的西瓜呢。况且西瓜是送上门来的,都不用顶着大太阳再特地跑出去一趟。
  两相一比较,几乎就没几个不肯掏钱的小孩了。
  下楼时,负责帮忙端西瓜碗的杨桃感慨:“大姐,你太厉害了,你怎么想得到啊?”
  江海潮也感慨:“他们好有钱啊,家家户户小孩都有零花钱。”
  龙龙突然间冒出一句:“我们也挣零花钱了。”
  江海潮笑出了声:“对对对,厉害!”
  几十户人家跑下来,两只西瓜做成的碗卖的一干二净。
  虞凯在心里口算了一回,惊讶地喊出声:“这比好瓜卖的钱还多!”
  塑料碗是饭店给客人装配炒面的紫菜蛋汤打包用的,根本不大。
  花一块钱买50个时,他还觉得有点亏。现在看来真是他眼睛瞎,明明多划算呀。
  碗小,装的西瓜就少,看着却不显。一只五斤重的西瓜能装15碗,那可是一块五,单卖一整个瓜可只有一块钱。
  家婆奶奶点评了一句:“嗯,加上买塑料碗的钱,刚好打平。”
  杨桃跺脚:“我们还剩了20个碗呢,还可以接着卖!”
  只是晚上他们还得赶回江口卖衣服,只能把西瓜生意丢给家公爷爷和修远大大了。
  明天再卖一天,他们晚上又得回田里去摘瓜。
  杨桃好奇:“爷爷和大大晚上不回家吗?那他们睡在哪儿啊?”
  “就睡在拖拉机上。”
  6个小孩都惊呆了,睡在拖拉机上,那要怎么睡呀?
  婆奶奶叹气:“你们以为呢?出门挣钱哪有容易的。”
  江海潮焦急道:“那为什么不租房子呢?就像在后山租房子那样,小一点也没关系呀。”
  婆奶奶苦笑:“你真是讲稀奇话哟,卖个西瓜还租房子。上哪儿租去?你租两个月,人家肯租给你呀。而且你住在房子里,瓜怎么办?放外面被人搬光啊。”
  江海潮哑口无言了。原来很多事情不是大人想不到,而是他们要考虑的更多。
  “还好。”婆奶奶安慰他们道,“晚上睡外面还凉快点。”
  她真没觉得这算个事儿。想当初给生产队去公社卖粮,怕被人占了位置,连夜排队。都秋收过了,多冷的天,不照样咬牙熬一夜吗。
  更别说挑圩的时候,直接倒头睡在圩埂上。
  他们这辈人啊,苦吃的太多了,都习惯了,甚至感觉不到吃的是苦。
  江海潮一路沉默着回家。连去江口卖衣服时,她都没显出兴高采烈来。
  高强倒是兴致勃勃,一直追着问:“海音真去上学了?”他又忧心忡忡,“她这么小,会不会有人欺负她呀?哎呀,你真是的,你怎么能放心让她一个人住在学校呢?”
  江海潮真要无语了:“那我怎么办?她在县中上课,我在县中能干嘛?看门的都不让我进去。”
  “你去卖饭啊!”高强满脸理所当然,“买衣服又用不了这么多人。我们都卖熟了的,你把这事交给我们,保准没问题。”
  “我卖什么饭啊?”江海潮无奈,“县中门口根本就不让卖饭,再说了,只有竞赛班在上课,总共也没多少人。”
  卢艳艳却摇头:“不是啊,大后天就高考了,怎么会没人?不过要是学校不让卖饭,那就没办法了。”
  高强瞪眼睛:“大后天高考,县中今天就让竞赛班的上课?就不能多歇两天啊,太狠了吧。”
  “你以为是你呢,人家分秒必争。反正初中部跟高中部又不是一栋教学楼,不影响的。”
  江海潮没再参与他俩的对话,反而一门心思琢磨起来。学校门口没卖饭的,只是她两次到县中都没看到摊子,说不定是因为刚好时间不对呢。
  一次是礼拜天,一次是学校放假了。所以人家没过来摆摊子做买卖。
  对,明天去试试看。她也不卖饭菜,就专门卖西瓜,切好了装在塑料碗里的西瓜。
  大夏天的,人走在太阳底下口干舌燥。这时候来上一碗西瓜,生津止渴,甜蜜蜜的,绝对是享受。
  晚上卖完衣服回家,江海潮便迫不及待地跟婆奶奶说:“明天我还要去县里卖瓜。”
  婆奶奶却直接拒绝:“明儿我可没空,要打药水呢。等后儿,明儿晚上你家公爷爷他们回来,你们要去县里后天再走。”
  杨桃兴致勃勃:“好哎,我们去卖瓜。大姐,下回我们再重新找个家属区。我看县医院的家属区就隔了一条街。他们也肯定有钱。”
  江海潮点头:“那好吧,明天我们先好好写作业。”
  到了高考前一天早上,江海潮他们现在医院家属区卖了一圈塑料碗瓜。
  搞得修远大大都笑着说,再这么下去,他不用跑工地卖瓜了。裂开的瓜反而能高价卖掉。
  中午吃过饭,江海潮把虞凯和超超、龙龙留下,继续跑楼卖瓜;自己则带着杨桃和海军推着自行车跑去县中门口。
  其实她本来想把三轮车带上的,好方便做生意。但是三轮车的体积实在太大了,放在拖拉机上太碍事,她只好折中选择了自行车。
  自行车的后座叫家公爷爷绑上了那种卖冰棍的箱子,里面摆放的是整整齐齐码列的西瓜碗。
  结果他们还没到县中门口,只靠近就听到了喧嚣的人声。
  杨桃惊讶:“艳艳姐说错了吗?今天就高考了?”
  她看走过来的人是一家三口,分明是家长陪着孩子过来的。
  海军才不管呢,看见人就扯着嗓子喊:“卖西瓜了,好吃的西瓜。”
  结果那一家三口停下脚步,好奇地问:“西瓜在哪里呀?”
  江海潮赶紧从后座的敞口箱子里拿出一碗西瓜:“这里,刚切的,直接用牙签戳着吃就行。给你们牙签。”
  妈妈模样的人掏出口袋里的零钱,随口问道:“多少钱?”
  江海潮抢先一步,大声道:“两毛钱很便宜的,阿姨您尝尝看,这是8424瓜,特别甜!”
  杨桃和海军都惊呆了,上午他们卖时还一毛钱呢,现在怎么就变成两毛钱了?
  江海潮才不会说,她刚才看到这位妈妈掏出5毛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