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其他类型 > 一姐还是小学鸡 > 第92节
  他们问下晚自习卖不卖东西是什么意思?下晚自习大家都回家了啊,难道还要折回后门口买点吃的垫了肚子再走?嗐,真不怕麻烦。自己这边可没胆量再去学校大门口做生意,学校会真的翻脸的。
  秋月姐姐今天来的晚点儿,看她像找人,好奇地问:“你找哪个啊?谁赊账了?”
  “不是。昨天有两个人问我们下晚自习卖不卖夜宵,我想问问到底是什么意思。”
  秋月姐姐恍然大悟:“你说这个啊,就是问卖夜宵的事。下晚自习饿死了,他们还想托我问问你们呢。”
  秋月姐姐都给饭摊拉过客了,傻子也晓得他们是她的熟人。
  虞凯奇怪:“下晚自习他们不回家吃饭吗?”
  “不回家。”秋月姐姐解释道,“他们家住的太远了,晚上睡在学校宿舍。礼拜天才回家呢。”
  众人都狠狠地吃惊了,连婆奶奶都眼睛瞪老大:“初中就住校了啊。”
  她还以为出去上学才住在学校里呢。
  四个小学生瞬间激动,追着秋月姐姐问:“多少人啊,多少人住校?”
  秋月姐姐也搞不清楚,她每天都回家啊。还是旁边一个要求再加一勺酱的剪着运动头的女生插了一句:“总共四十来个吧,男生27还是28来着,女生少一点。”
  江海潮立刻盯上了她:“姐姐,他们的寝室长是哪个啊?要吃夜宵的话,晚上多少人想吃,又要吃什么?我们好早点准备好。”
  女生一个劲儿摇头:“这我可搞不清楚,得问他们自己。”
  江海潮笑嘻嘻的:“那麻烦你看到他们说一声,下晚自习可以过来吃。我们过来的。”
  秋月姐姐拍胸口保证:“没问题,我跟他们讲,别弄太多啊,到时候卖不完就浪费了。”
  江海潮笑得开心的很:“没事,我们有数。”
  婆奶奶却犯愁了,推三轮车回去时,她还在犹豫:“晚上能烧什么啊?”
  要烧饭菜都话,四十来个学生,谁晓得能来几个。烧少了不够吃,烧多了又浪费。
  可不烧饭菜,又给人吃什么呢。
  江海潮冥思苦想了半天:“打蛋花汤?我记得我妈早上会给我爸打蛋花汤。”
  “蛋花汤不抵饿的,一会儿就饿了,吃了等于没吃。”
  杨桃想起了:“炒屑屑,给他们冲炒屑屑。家公爷爷下田不是吃的炒屑屑嘛。”
  炒屑屑是干锅巴磨成的粉,拿开水一冲就能调成糊糊,吃起来十分方便。
  虞凯哈哈笑:“那还不如直接给他们吃泡锅巴呢,家里有炒屑屑吗?”
  没有,连锅巴都没有。煮饭的锅巴都被他们烧烫饭吃了。
  大家面面相觑,思考到底吃什么最合适,最后还是海音给支了招:“炒米,草原上的人拿炒米当主食。我们拿炒米泡给他们吃,吃不完炒米又不会坏,下一顿还能吃。”
  江海潮拍巴掌:“好,就泡炒米,再打荷包蛋。想吃的人加一个荷包蛋。”
  虞凯来了精神:“怎么卖?”
  “炒米茶加小菜五毛钱,如果想吃荷包蛋的话,再给五毛。单吃荷包蛋也是五毛。”
  虞凯哈哈笑:“那还不如卖茶叶蛋哩。”
  婆奶奶听的头疼:“那要几个炉子啊。就炒米茶加荷包蛋吧。”
  她想的是荷包蛋可现打,吃不完鸡蛋带回来也没损失。茶叶蛋卖不掉,难不成明儿再煮一回接着卖?那可不像话了。
  江海潮想起来一件事:“婆奶奶,家里还有鸡蛋吗?”
  家里的鸡可是放在杨家圩养的。
  “没了。”杨桃十分肯定,“上次带过来的鸡蛋,中午炒韭菜了。”
  啊,这可是今年的头茬韭菜,炒鸡蛋吃好香的。
  大家伙儿面面相觑,赶紧往家赶。他们可得赶在初中晚自习下课前炒好炒米,再从别人家买够了鸡蛋,不然到时候夜宵生意要怎么做啊。
  第66章
  必须得有房(捉虫)
  初中后门口连着卖了三天夜宵,就连夜宵内容也已经从炒米茶荷包蛋跟着变成了烫饭。不止白米饭加水煮的烫饭,还有里面直接放菜的烫饭。后面一种还是来买夜宵的男生教婆奶奶的呢。他们本以为烧出来会没人乐意吃,没想到不少人喜欢。于是跟着另一锅白米烫饭配小菜,一道卖得一干二净。
  生意越好,一老四小心里越打鼓,生怕学校憋了个大招,直接电闪雷鸣,把他们给撅得老远。
  只要一想到时候每天晚上几小时五六十块钱的进账会黄了,连之前天天叨叨说不让卖就不卖,叫几个小孩好好学习的婆奶奶都开始偷偷给菩萨烧香,求菩萨保佑学校千万别赶他们走。
  江海潮也奇怪呢,那天校长明明很不高兴呢,怎么到现在还迟迟没动静?尤其是学校食堂,应该跟他们势不两立才对。
  难道关于建生表舅冲冠一怒为外甥女儿的传言已经蔓延到初中了?
  怎么想怎么怪。
  她忍不住问秋月姐姐:“学校是不是让你们不要在外面吃东西呀?”
  像他们小学,校门口卖炸串时,班主任就三令五申,一直强调油炸食品容易致癌,到时候得了癌症可没地方哭。
  秋月姐姐摇头,脸上全是茫然:“没啊,我们老师才不管这些呢。”
  “那食堂没意见吗?你不是说食堂也卖菜的,我们抢了他们的生意哎。”
  先前寒假还能说人家快过年了,懒得管,现在早正式开学了。
  秋月姐姐挠挠头:“我也不晓得哎,我打听打听看看啊。”
  吃夜宵的人少,不管哪种烫饭都是5毛钱,婆奶奶一个人就能撑起摊子,所以卖完晚饭就让江海潮他们回家了。
  于是他们只有在家乖乖等秋月姐姐下晚自习才能得到答案。
  好在秋月姐姐十分给力,说给他们打听真打听了,晚上一放学便过来找他们为他们答疑解惑:“食堂才不在乎呢,他们根本不想烧菜。”
  为什么呢?因为食堂是学校的食堂,没承包出去。在里面上班的也是学校职工,他们拿工资的,每天中午晚上蒸两次饭,还要给住在学校的老师和职工准备早上吃的包子馒头,已经够烦的了,根本不想多事。
  4个小学生集体目瞪口呆,初中这么多学生,竟然没人承包食堂?真是不可思议。
  秋月姐姐解释道:“前两年有人承包的,结果汤里掉了死老鼠,事情闹得好大,电视台都来了,学校弄得很没面子。校长一怒之下,就把食堂收回头,不对外承包了。”
  小学生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怕麻烦,连放到手边的钱都不要了。
  杨桃只奇怪:“不承包,学校也可以自己卖啊,这么多学生呢,能挣不少钱的。”
  这回换成海音逻辑清晰地猜测了:“我想他们肯定嫌麻烦吧。就算做得好,挣了很多钱,到时候奖金一平摊,能分到他们手上的也没多少钱。况且要是出了事,再来个死老鼠之类的,倒霉的就是食堂的人了。”
  秋月姐姐狂笑不止,拼命点头:“对对对,就是这样子,多做多错不如不做。”
  江海潮倒是能理解,反正初中职工的工资又不会太低,与其冒风险,还不如少一事省一事呢。
  秋月姐姐终于停下了笑,一本正经地说出自己的分析:“我估计学校应该不会管了,校长都没再过来,那应该算默认了。反正你们也不去大门口,外人看不到。”
  江海潮跟着点头,说了句大实话:“就是真有教育局的人来检查,估计也会查你们上晚自习。”
  秋月姐姐发出一声哀嚎:“我巴不得他们过来查呢,说不定查了就不上晚自习了。”
  杨桃嘿嘿笑:“要真这样,你们老师肯定会发火的,说你们不上进。”
  他们正说得热闹,外面响起了淅淅沥沥的声音。还没出正月呢,竟然下雨了。今年的春雨来的真早。
  江海潮第一时间庆幸,明天他们不用担水浇菜了。
  紧接着,她回过神来:“婆奶奶还在后门呢。”
  初三晚自习下的比初二晚。
  海音立刻去找雨伞,江海潮接了又想起来穿雨衣,推着自行车往外走:“我去送伞啊。”
  虞凯第一个跳出来:“哎,大姐,你放下车子,我去,我去。”
  开什么玩笑啊?大晚上的,外面黑黢黢,还下着雨呢。他让大姐一个人去后山。他爸妈能把他踢成猴。
  杨桃和海音也要去帮忙,可惜家里雨披不够,最后还是大姐带着虞凯去的学校。
  本来虞凯准备从后面绕,爬山过去。江海潮却拦住了他,直接硬着头皮跟传达室的大爷商量:“爷爷,我们进去送伞的。”
  大爷不知道是以为他们是给上晚自习的学生送伞还是根本不管他们卖饭菜的事儿,反正没拦着人,直接叫他们大摇大摆地进去了。
  春雨细如绵,可落在人身上就跟针尖一样,密密地透过衣服往里面扎。
  他们到后门口时,婆奶奶就跟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包在头上的方巾全湿了,脸上也挂着水珠。
  这会儿连柳条都打着包呢,树上当然没长出新叶,她站在树底下根本挡不了雨。
  江海潮跺脚,说婆奶奶:“你怎么不躲到房子里面去呢?把锁砸开就行了。”
  婆奶奶吓了一跳,厉声呵斥她:“胡说八道,这人家的房子怎么能进去?要丢了东西怎么办?”
  江海潮撅嘴:“你又不是没听到,这房子已经空了好些年了,根本没人住,里面连老鼠都不做窝,怕饿死了。”
  婆奶奶虎着脸:“那也不行,人家的房子怎么能进?”
  说话的时候,她还打了个哆嗦。
  虞凯催促她:“姑奶奶,我们赶紧回去吧,雨越下越大了。”
  婆奶奶却不肯:“等一下,等初三下晚自习,还有人过来买吃的。”
  江海潮赶紧收拾东西:“算了吧,下雨了,人家肯定急着回宿舍呢。”
  但婆奶奶坚持:“不行,讲好了的,他们下晚自习过来,我不走,我煮烫饭给他们吃。”
  江海潮真是要跺脚了,她就没见过比家公爷爷和婆奶奶更固执的人。
  这还在正月里呢,大晚上的风吹雨,多站一分钟都能发烧高一度。
  江海潮穿着雨衣,撑着伞,都感觉自己的脚要冻僵了。
  就在她怀疑初中的铃坏了的时候,下课铃声终于响起来了。
  婆奶奶眼睛瞬间发亮,一直伸长脖子往学校的方向看。可等了好几分钟,仍然没人过来。
  江海潮和虞凯赶紧催促:“行了行了,这回看到了,人家都回宿舍了,没人来买的。”
  婆奶奶还想坚持:“再等等嘛,人家下课收拾书包不要时间啊。”
  江海潮好想啊啊啊,他们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校园里的说话声和脚步声越来越小,渐渐远去,最后都恢复安静时,婆奶奶才松口:“好了,回家吧,回去吃烫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