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其他类型 > 天是烟波蓝 > 第4节
  周维扬直言:“不怎么样,故弄玄虚,一股子文青病,够自恋的。”
  老爷子怔了下,然后哈哈大笑一声,他这笑声可比年轻时那吆五喝六的劲儿平易近人多了,果然人不上班就会变和蔼。
  “你这是铁了心赔钱也要做啊。”
  “赔倒不至于,我又不是傻子。”周维扬想了一想,又说,“不过这回得劳您驾,回头支两个靠谱的编剧给我,我想办法补救一下。”
  周延生意味深长叹一声:“从前我拍戏的时候啊,就最讨厌投资人指手画脚。”
  “那我就当您最讨厌的人吧。”周维扬没往心里去,漫不经心地笑了声,“我也谈不上多乐意,就是一看到这帮艺术家摆谱儿就烦,想治一治。”
  周延生问他:“真打算改剧本?”
  周维扬闭着眼听电话,懒洋洋说:“改啊,大刀阔斧地改。回去就谈明年贺岁档的排片,保底儿给我挣个30回来。”
  “你可别意气用事,得罪人啊。”
  “得罪人?”周维扬狡黠又笃定地一笑,“我让他尝尝人民币的新鲜,看到时候还剩几根反骨跟我横眉冷对。”
  老爷子估计在喝茶呢,那头传来叮叮当当的瓷杯碰撞声,闻言笑了:“现在瞧瞧,当年不让你去学导演也挺对的,不然岂不是浪费了你这野心魄力。”
  周维扬也想承认自己没什么艺术天分,不是那块料,然而正要出声,周延生忽又冷不丁问了句:“对了,你见过昭昭了?”
  “……”周维扬喉咙一紧,突然哑巴了。
  过会儿,才不轻不重地“嗯”了一声。
  他爷爷还不依不饶扯这个:“你俩得多少年没见了?她还记得你?”
  他捏了下眉心,语气又沉了些:“还有工作呢,您就别没话找话了,挂了啊。”
  “诶。”周延生喊住他,“这么晚了还工作,独挑大梁没那么容易吧?自己注意休息。”
  周维扬笑了起来,“从前怎么没见你这么贴心,我知道。”
  电话挂断,车在这座假皇城的长街停下。
  江辙一脸茫然地回头看他,“这儿拍宫廷戏呢,你要送什么啊周总。”
  他实在不知道为什么要大晚上跑片场来,咱也没有项目在这儿啊?不过倒是有个剧组快杀青了,紧锣密鼓地在这补收尾的戏。
  棠昭在这戏里演了个女三号。
  周维扬侧眸看向窗外,长街摆满拍摄设备,狭窄的古街人满为患,熙熙攘攘。
  他一眼看到了穿着清宫服的棠昭,她安安静静地坐在风里。
  直到一辆四轮小车架了个炮筒状的工具被推过来,扰乱了他的视线。
  开车的司机挺好奇:“这什么东西。”
  江辙告诉他:“造雪机,一会儿拍雪景戏吧大概。”
  他头一偏,也看了旁边安安静静坐着等戏的女人。
  江辙说:“我觉得棠昭真挺漂亮的啊,小美人冰清玉洁的气质在她这里到顶了。也不是特别抓眼的那种明艳,但就挺特别的,演艺圈独一份。”
  他感慨着:“长得这么脆弱,没想到也是个拼命的人,怎么就不温不火的。”
  造雪机里喷涌而出的雪花刹那间布满夜空。
  那边导演在喊着action。
  周维扬将车窗降下,几粒雪片落在他的肩上。
  过很久,他出了声,忽然问:“你见过故宫的雪吗?”
  江辙看他,摇着头,说,“我好像还真没雪天去过故宫,比这儿的更好看吗?”
  周维扬低敛着眉目,像是在回忆着什么,又过许久才说:“比这儿更冷。”
  江辙还在揣度这话是不是有什么深意,喃喃着,“现在故宫好像不让拍戏了吧?说是损害文物?”
  周维扬没接话,少顷,将一个东西递过来。
  放在小小的密封袋里的,是一枚黑色蝴蝶形状的耳环。不大也不沉,往下坠的流苏。
  “这个给她送过去,别声张。”
  江辙一愣,原来昨天周总让人翻遍寺庙,就为找这个啊。
  他接过:“给谁啊?”
  “棠昭。”
  江辙又怔一下,敏锐地嗅到一丝瓜的气息。
  江辙拿了东西,下了车一路小跑到在等戏的棠昭面前。
  他跟她说了几句什么,棠昭接过耳环,身子往后仰一些,方便越过江辙,看向十米开外的车。
  周维扬的车窗开着,眼前没有遮挡,与她对望。
  她的眼神很平静,甚至有些呆,可能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
  他想,“脆弱”这个词用对了。
  那一年,就是这样一双脆弱的眼长久地看着他。
  她说,我想知道,是所有恋人的结局都是这样的吗?
  如果不是的话,那为什么、偏偏是我们啊?
  我不想接受,我不要就这样算了。
  算了,我们还是……永远不要再见了吧。
  隔着这片茫茫的雪,周维扬跟她对视着,谁都没有回避视线,渺茫的雾气削弱了试探的机锋。
  彼此的双眸,就像是互为梦境。
  仿佛后来的天南海北,往事迢迢,那些浓烈的,鲜活的,爱也好,恨也好,全部埋在那片京城的大雪。
  最后,就只剩这场梦了。
  谁醒不来,谁就满盘皆输。
  上上签确实没那么让人高兴,求得再多,也解不开一个十八岁的结。
  “昭昭,别来无恙。”
  第3章 黄昏雪01
  棠昭第一次来首都是在十七岁的十月。
  禄口出发,a座靠窗,她全程从舷窗望外面,将近两个小时,直到云雾散尽,底下苍黄冷劲的北方土地色块,变成了一道规整有序的繁华灯影。
  她睁亮眼睛,一根指头点在玻璃上,好像巍峨的古城都被覆在了她的指纹之下。
  棠昭轻声感叹:“哇,北京……”
  黄昏,飞机降落首都国际机场。
  取了行李,棠昭出门就见到了穿长风衣的青年,对方一手举着手机,一手抬起来,冲着她招:“这儿呢。”
  棠昭在心里默念了一下这人的名字:周泊谦。
  妈妈还特意叮嘱,要喊哥哥。
  棠昭拖着箱子小跑过去,轻轻地喊一声:“泊谦哥。”
  周泊谦见她里三层外三层裹着,不由笑了,“南京这么冷啊?”
  男孩子长得高瘦,棠昭要抬头看他:“南京不冷,我怕北京冷。听说十月就下雪了。”
  他接过她的箱子,笑说:“早呢,还没到时候。”
  棠昭把围巾扯了,瞧一眼玻璃门里的自己,声音轻轻的:“我好傻,像个粽子。”
  她说完,转头看了眼周泊谦,男生也在看她,嘴角带一点笑,很英俊,很温和。
  虽然没见过,但他们的渊源在长辈的口中已经不算新鲜了。
  那时棠昭问妈妈,泊谦是哪两个字,妈妈说是淡泊的泊,谦虚的谦。中间那个字,本来取的是柏树的柏,只不过为了衬她的木,所以才改了这个。
  据说水木相生,合得来。
  取名真是个学问。
  棠昭那会儿还似懂非懂地问:为什么要合得来?
  妈妈笑了:你奶奶和他奶奶给你们定了个娃娃亲,取名自然也要花点心思。
  棠昭坐车上偷瞄着周泊谦,想着妈妈的话,有点不好意思地红了脸。
  周泊谦在外交学院念大三,比她年长三四岁的样子。人如其名,有种儒雅淡泊的气质。
  “长途跋涉,是不是特累?”周泊谦开着车,看一眼副驾的棠昭。
  她点点头:“有一点困。”
  “你睡会儿吧,到了我喊你。”
  棠昭应下了,却睁着眼睡不着。
  她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
  这一趟来北京,是为了见周泊谦的爷爷周延生,周延生是京圈的大前辈导演,盘根错节的影视圈里,他是打头的核心人物,中年之后开始转型拍正剧,即便是后来声名鹊起的第五代导演,也要毕恭毕敬地喊一声老师。
  中国电影史的教材用了整整三张纸记录他的功劳。
  棠昭不敢自称是演员,她长这么大总共也就拍过两部戏,那时剧组在南京的小学挑演员,她被导演看中,被捡去客串了主角小时候。
  听说周延生正在拍的古装剧剧组里缺个年轻女演员,角色是个十六岁的格格。
  妈妈方妍雪看了周导发过去的人物小传,心想这个机会太难得了,这个角色简直是为她女儿量身定做,要昭昭一定去试试。
  为这个角色,棠昭在家里还顶了一个月的碗。
  周泊谦发现棠昭没睡觉,跟她搭话,“这是南长街,前面就到了。”
  棠昭趴在车窗看外面:“这条路好长啊。”